1、政府采购预算的合法性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它的编制和确认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走一定的手续,否则就是非法预算。根据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部门预算的批复应当包括单位和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因此,需要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提交、采购预算的审批、临时预算的追加等环节进行审查。在审查政府采购预算的形成是否规范时,重点审查预算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增减的情况,预算的增减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批程序。
2.政府采购计划的合理性
政府采购计划根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政府采购预算的具体执行计划,是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和考核的依据。审查时,要看采购机关是否依法履行职责;采购部提出的采购需求是否必要;是否符合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预算数字是否有依据;采购机关的资金申请是否符合要求;政府采购资金的筹集是否合法、及时、足额,是否存在擅自扩大规模、挪用其他资金、截留转移等问题。
3.投标过程的合法性
招标评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招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公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审核时应关注投标人是否同意抬高或压低投标价格,或在招标项目中以高价或低价轮流中标;投标人是否在投标前确定中标人;招标人是否在公开开标前开标,提前告知其他投标人投标情况,或者协助投标人更换标书、变更报价;招标人是否同意招标人降低投标价格或者提高投标价格,并在中标后给予招标人或者投标人额外补偿;招标人是否存在预先确定中标人或者向投标人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在审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小集团的利益、地方保护主义、人际关系等问题。
4、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审查
一是检查其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二是审查是否符合财政部门规定的市场准入资格,是否符合省级政府采购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三是检查收费标准是否超标,采购档案是否齐全,是否依法纳税;四是考察是否有不良表现,是否与主管部门脱钩。
5.政府采购的效率
政府采购效率评估包括三项内容。一是采购规模审计,主要是细化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减少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要计算各类固定资产的比例关系,检查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不必要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及其在固定资产总额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从而分析固定资产的结构是否合理。通过检查未使用和不必要的固定资产的原因和时间,评估未使用固定资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对政府采购机构的规模和人员素质进行评估,使采购机构的规模与采购规模相匹配。
tocheck 针对标书进行算法优化,并提供文本纠错功能,不放过蛛丝马迹,为用户发现疑似抄袭剽窃串标围标等情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